COP29後碳市場現新藍海:碳權來源與方法學如何變化?3大焦點看懂2025年趨勢
隨著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在亞塞拜然落幕,《巴黎協定》第6.4條的通過成為會議的亮點之一。
這項規範自協議簽署以來,一直被視為建立全球化碳市場的核心工具之一,肩負著提供標準化基礎的使命。
不過2023年的COP28僅止於框架上的討論,而COP29成果則是成功為第6.4條開啟了一個更明朗的道路。
這個由聯合國主導管理的碳權機制——第6.4條機制的進展不僅有助於促進全球碳市場的成熟,也為碳權市場參與者開啟了新的篇章。
COP29里程碑:解析第6.4條通過的重大影響
在深入討論第6.4條之前,首先須了解《巴黎協定》第6條的重點項目,分別為第6.2條及第6.4條(如表一)。
第6.4條旨在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碳權機制,允許國家和企業能以標準化的方式進行交易。
不同於第6.2條僅限於締約國的雙邊或多邊協議,第6.4條為碳市場開創了更多的參與機會,並由聯合國進行集中式的管理與監督,目的在於提升透明度與碳權品質。
歷經了近9年的討論,第6.4條在COP29會議第一天正式通過。儘管此次通過引發了兩極化的反應,然而這項突破性的決定仍彰顯了全球碳市場的逐步成熟。
具體來說,這次達成協議的部分解決了2023年COP28未能達成共識的兩個重要議題:對方法學的要求,以及對碳移除活動的定義。
這也標誌著第6.4條的具體化,巴黎協定額度機制(PACM)正式成為該條款下的實際操作框架與執行標準,涵蓋碳權核發、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CDM)的轉換以及市場監督機制等。
………………..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COP29後碳市場現新藍海:碳權來源與方法學如何變化?3大焦點看懂2025年趨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