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量管制碳交易明年啟動,找台積電先行試水溫!先看懂總量管制是什麼,為何最值得台灣借鏡?

 環境部持續研議「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制度,環境部長彭啟明2025/02/12表示,未來半年至一年將聚焦於法令研議修改,希望2026年下半年找台積電等企業組成「先行者聯盟」試行。那究竟什麼是總量管制碳交易呢?


環境部擬推總量管制 將邀台積電等企業試行

碳費制度今年正式上路,依據《碳費收費辦法》,排碳業者須在明(2026)年5月依據今年全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並繳納碳費。
排碳大戶可申請自主減量計畫,適用每噸碳新台幣50元或100元的優惠費率(AB方案),正式宣告台灣邁入碳有價時代。

彭啟明於2/12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明年碳費將如期徵收,並期待碳的價值能在綠色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此外,環境部正積極研議,引入亞洲鄰近國家如日本、韓國的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以提升台灣碳市場的發展成熟度。

不過,企業無須過度擔憂政策轉變的速度。彭啟明曾表示,碳費制度應先穩定推動一至兩年後,再考慮導入新制度,以確保政策銜接順暢,避免碳費與總量管制並行可能產生的衝突。他強調,接下來將進行法規調整與修訂,因涉及碳資產配置,各項規範都需審慎規劃。

他預計明年下半年,環境部將邀請優秀企業,特別是有國際碳權需求的企業,共同組成「先行者聯盟」,並可能前往國外學習,藉此推動台灣碳市場的發展與國際接軌。
彭啟明指出,碳交易的核心在於市場機制決定碳的價值,目前國內減碳成本每噸介於3,000元至2萬、3萬元不等,若能建立更完善的碳交易機制,
將有助於強化碳資產的價值認定,並促進企業有效減碳。此外,他也提醒,未來的總量管制標準將比現行自主減量計畫更加嚴格。

目前企業多數選擇B方案,約23成則選擇A方案以取得優惠費率,而選擇A方案的企業將更適合參與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

「強制性碳市場」和先前已實施的「自願性碳市場」概念有所不同。圖片來源:台師大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簡報

 

什麼是總量管制?

那麼「總量管制碳交易」機制到底是什麼?它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總量管制碳交易明年啟動,找台積電先行試水溫!先看懂總量管制是什麼,為何最值得台灣借鏡?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