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進入高速成長軌道 未來市場發展將面對三大挑戰


2021年電動車銷售量已佔整體汽車市場的17.9%2022年電動車市場將進一步成長至2,090萬輛,較2021年仍保持44.1%的高成長率…
2020年疫情初次爆發,因為隔離封城等措施,消費者出門不便,導致當年汽車市場快速衰退,購車需求遞延至2021年大幅反彈,當時樂觀預期全球車市可望在2021年回到9,000萬輛銷售量。
不料,由於年初日本及美國的天災影響晶片製造產能,以及年中封測產線受到封城影響導致車用晶片供應不及,並進一步擴大影響到全球材料及晶片供應短缺,車廠被迫減產甚至停產,許多汽車品牌因此未能完成年度的銷售目標。
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統計顯示,2021年全球各地合計減產數量超過1,000萬輛,受到影響最大的是亞洲地區,光是中國大陸減產數量就達近200萬輛,亞洲其他地區合計174萬輛,其次則是北美洲的318萬,以及整體歐洲近300萬輛的減產規模。
雖然主要的晶片生產廠商均已大規模進行擴產,但晶片供應仍難在短期間內快速恢復平衡,2022年全球汽車市場仍有減產或停產壓力。
2021年汽車市場就在需求復甦但受疫情與晶片短缺導致供給不及等因素交互影響之下,整體市場銷售量達到8,100萬輛,較2020年成長4.3%,終止連續三年汽車市場銷售量下跌的窘境。

傳統燃油車市場持續下跌,電動車市場仍逆勢高速成長
進一步觀察細分市場表現,可以發現傳統燃油汽車與電動車兩大市場出現截然不同的發展趨勢。
傳統燃油汽車受到晶片短缺的影響最大,即便整體汽車市場出現復甦跡象,但傳統燃油汽車市場銷售量仍較2020年下跌1.7%,已出現連續第四年的下跌;相形之下,電動車市場卻大幅成長45%,達到1,450萬輛。
兩者之間之所以出現如此大的分歧,主要原因有二,對於僅生產電動車的車廠而言,可以透過軟硬體的重新設計與調整產品內容,維持銷售量的穩定。如Tesla透過修改汽車軟體以適配供應比較充足的晶片,或者先將部分系統與整車分離,如此一來便不影響車輛的銷售,待系統可供應時再通知車主回廠加裝即可;而對同時生產燃油車及電動車產品的車廠而言,由於全球主要國家對於車廠平均車輛油耗或是平均碳排放量都嚴格的規定,在晶片短缺的情況之下,會促使車廠生產更多的電動車而避免生產燃油車。
例如:在中國大陸雙積分的機制運作下,車廠生產電動車可獲得更高的新能源車(NEV)正積分,並降低油耗(CAFC)積分;反之,如果生產傳統燃油車,不但得到不NEV正積分,還會拉高CAFC積分。…..

資料來源:  EE Times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