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電產業戰國時代華麗揭幕
2020 年汽車業遭新冠疫情重創,全球汽車銷售量出現約 2 成衰退,幸好在各國刺激經濟與減碳政策加持下,電動車一枝獨秀,工研院 IEK
Consulting 指出,去年全球新能源車(含純電車、燃料電池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達 296.3 萬輛,年增 46%,預計於 2035 年到
2040 年間超越燃油車,全球產值上看 2.1 兆美元。
儘管目前電動車占全球新車銷售仍不到 5%,但在 2020 年已成為最熱門產業。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分析,電動車時代來臨,主要歸功於三大驅動力:全球暖化、減碳目標及政策利多。
2019 年聯合國氣候峰會有 77 個國家及地區,宣誓在 2050 年達到淨零碳排;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興起綠色復甦的浪潮,為了達到積極的減碳目標,許多國家已訂出禁售燃油車或全面電動化的時程,眾多推力加速電動車時代的到來。
2025 年歐美逾百款電動車問世
趁此汽車產業重新洗牌、百年難得一遇的轉型時刻,不論是傳統車廠、電動車廠,甚至新創小廠,都傾全力研發創新,搶占商機。
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預估,2022 及 2023 年,歐洲地區每年都將有 30 款以上的電動車問世,到了 2025 年,歐洲市場將有 172 款電動車可供消費者選擇。研調機構 IHS Markit 也預測,在美國市場,2026 年將出現 130 款電動車,由 43 個不同品牌車廠提供。
在眾家車廠中,引領這波電動車浪潮的就是特斯拉(Tesla)。
2020 年是 Tesla 表現亮眼的一年,50 萬台的銷售量成功達標,在全球新能源車銷量的占比攀升到 24.5%,穩坐冠軍,遙遙領先第二名福斯汽車(VW)的 6.6%。
軟體定義載具 Tesla 搶頭香
Tesla 自 2012 年首度推出 Model S 以來,旗下車款屢屢掀起市場話題,吸引許多傳統車廠跟進。
然而,Tesla 的策略不止販賣車體本身,其科技業的思維儼然是汽車界的蘋果,不僅銷售硬體,也推動生態系加值服務,未來不光是電動車賣錢,所衍生的自動駕駛及其他服務,也可收費,宛如智慧手機龐大的周邊生態系,這種想像無限的應用與商機,形塑電動車與傳統燃油車的最大差異。
目前各大車廠開發電動車的主要趨勢為「軟體定義汽車」(Software-Defined
Vehicle;SDV), Tesla 的空中下載技術(Over-the-Air Technology;OTA)進化史即是最佳例證,其 OTA 應用重點從 2012 年推出的人機介面,進展至自動駕駛及車載娛樂,包括鎖定座椅記憶、語音控制、地圖顯示、自動駕駛輔助系統、障礙物偵測;
2020 年 1 月更正式推出付費網路服務。目前 Tesla 推出的服務包括增強型自動輔助導航(Enhanced Autopilot;EAP)及全自動輔助駕駛(Full Self-Driving;FSD),都已向車主收費,採一次性買斷,未來將推出按月訂閱制。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工業技術與資訊〉車電產業戰國時代華麗揭幕
資料來源: 鉅亨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