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開冷氣反讓天氣更熱! 如何避免惡性循環?
空調系統的能源需求在26年之間,成長了3倍以上。
IEA進一步預測,到了2050年,空調系統的能源需求還會比現況再長3倍。
《冷卻排放和政策綜合報告》封面。圖片來源:Cooling Emissions and
Policy Synthesis Report
今年夏天實在是非常熱,開冷氣的時間也因此變長。除了大家的電費變得更多之外,空調用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隨之增加,並進一步加劇全球暖化,導致冷氣耗電更多。這樣的惡性循環要如何避免呢?
國際能源署(IEA)今年發布了《冷卻排放和政策綜合報告》(Cooling Emissions and
Policy Synthesis Report),並指出,若目前的碳排放速率不變,將使全球溫度上升3°C,空調系統的需求將會日漸增加。
此外,儘管全世界約有36億台不同用途的空調系統在使用中,但全球仍有超過10億人口缺少空調設備。
在愈來愈熱的未來,將會對這些人造成危害。由此來看,空調議題已上升至人權層次,不可忽視。
削減空調排碳量 從淘汰助長暖化的冷媒開始
儘管空調吃了不少電,卻也不是萬惡之首。如果可以改變空調冷卻系統,其實是能夠滿足大部分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比方說,提供製冷設備給農夫,把需要保鮮的作物送去需求量較大的地方,可以減少農作物壞掉問題,同時降低農業人士貧窮的比例。
還有,空調系統可以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提升大眾的工作效率與專注力。
再來,許多醫藥和疫苗,也需要使用不間斷的保冷運輸及冰箱才能保存。總而言之,人類的生活福祉緊緊與空調聯繫著。
但是問題來了,要如何減少空調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呢?首先可以從冷媒下手。
之前蒙特婁議定書的制定,使國際大幅減少使用專門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氟氯碳化物(CFC),並改用氫氟碳化物(HFC)來當冷媒。
可是科學家後來發現,HFC竟是強大的溫室氣體!而全世界與製冷相關的HFC使用量,以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計算約占86%,其中有65%是用在空調,35%是用在冰箱等冷藏設備。
因此,在2016年國際上通過吉佳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逐步淘汰HFC,避免冷媒洩漏會使得溫室氣體逸散到空氣之中。
有如此一舉,IEA估算可以避免本世紀全球升溫0.4°C之多。而目前,對暖化影響較低的HFC替代品已經存在(例如R32冷媒),這些也被證實在技術和經濟上的轉換是可行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狂開冷氣反讓天氣更熱! 如何避免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