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棟循環建築的六種槓桿
營建業向來為資本、能源皆高度密集的產業,不但在歐盟地區佔了 40% 的能源使用量,也是全球最大的原物料使用者,製造了 25~40% 的碳排放量。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在 2016 年指出,將循環經濟實踐在營建業上,預估每年可節省 1,000 億美元的支出,大幅提高全球營建業的生產力。
問題是該怎麼做呢?致力於推動全球循環經濟轉型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與 麥肯錫企業與環境中心(McKinsey Center for Business and Environment)共同出版的報告書Growth Within: A Circular Economy Vision for a Competitive Europe 中提出了 ReSOLVE 架構,將循環經濟的核心原則轉換為六種槓桿,讓企業能夠依據所屬產業的背景和既有優勢,分析可以從哪一個面向切入循環經濟的領域,新創事業也可以藉由這個架構來找尋尚未被開發的市場機會。
以營建業來看,這六種槓桿提供了哪些機會呢?循環營建首要的一項觀念即是:一棟建築雖為人造,但它其實也應該被視作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應該要將 ReSOLVE 架構,放回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來理解。
再生(Regenerate)…
共享(Share)…
優化(Optimise) …
迴圈(Loop)
虛擬化(Virtualise) …
交換(Exchange)…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打造一棟循環建築的六種槓桿
資料來源: 循環台灣基金會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在 2016 年指出,將循環經濟實踐在營建業上,預估每年可節省 1,000 億美元的支出,大幅提高全球營建業的生產力。
問題是該怎麼做呢?致力於推動全球循環經濟轉型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與 麥肯錫企業與環境中心(McKinsey Center for Business and Environment)共同出版的報告書Growth Within: A Circular Economy Vision for a Competitive Europe 中提出了 ReSOLVE 架構,將循環經濟的核心原則轉換為六種槓桿,讓企業能夠依據所屬產業的背景和既有優勢,分析可以從哪一個面向切入循環經濟的領域,新創事業也可以藉由這個架構來找尋尚未被開發的市場機會。
以營建業來看,這六種槓桿提供了哪些機會呢?循環營建首要的一項觀念即是:一棟建築雖為人造,但它其實也應該被視作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
因此我們應該要將 ReSOLVE 架構,放回建築物的生命週期來理解。
再生(Regenerate)…
共享(Share)…
優化(Optimise) …
迴圈(Loop)
虛擬化(Virtualise) …
交換(Exchange)…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打造一棟循環建築的六種槓桿
資料來源: 循環台灣基金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