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五項祕訣 揭開企業產品減碳假面具


不少企業宣稱,自家產品或服務有節能減碳之效,例如省油輪胎、節能軸承、節能資料中心等,甚至連洗衣精也有宣稱有此效果者。在CDP2017年所做的調查中,有36%的企業宣稱,自家產品有助減少碳排放,而且這數據較前一年的調查增加了20%。可是,這些宣稱往往都未經驗證,或者與實際效果有落差。

WRI調查看出落差
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 日前即針對300家宣稱減碳的企業進行了一項全面性的調查,其中涵蓋不同產業與規模的企業。此調查報告發現,企業計算碳排放與減碳的方法,不但存在多種差異,方法本身也普遍存在模糊與疑義。
舉例來說,調查中的企業往往大肆宣揚產品「能夠減碳」的部分,但在原料取得、製作過程、包裝行銷、運送倉儲等部分可能「增加碳排放」的方面,卻未認真探討。這樣的情形不但誤導消費者,也會讓企業被供應商所連累,不自覺地背上漂綠的汙名。
WRI在調查報告中除了列舉問題之所在,還提出五項祕訣,揭開企業減碳假面具,同時也讓企業知道如何做出信實可靠的減碳宣稱。祕訣一  蘋果跟橘子無法比較…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WRI五項祕訣 揭開企業產品減碳假面具資料來源: 永續新聞網(台灣永續能源基金會)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