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世界大同的絕招? 日本太陽能展揭示的產業未來
在台灣,許多民眾對太陽能產業的想像,或許只停留在太陽能板。
然而,若你有機會參觀在日本太陽能展,看看維護用的除草機器人、回收用的熱分解裝置,與電廠土地仲介,種種從太陽能衍生的產品與活動。
大概可以體會,太陽能何以成為活絡國家經濟的產業之一。
2019日本太陽光電展(PV EXPO)一年舉辦二次。在今年3月初,於智慧能源週舉辦的場次,在三天內吸引了6萬多人參加(非人次、不重複計算),對象包括太陽能板廠商、電力公司、建商、投資者、地方政府等機關法人;既然不是以一般消費者為對象,也就可以看到種種關連產業的發展狀況。
今年太陽能廠商受矚目的原因之一,和日本能源政策有關。從2019年今年開始,為期十年的太陽能電價補助將陸續結束,以具體的數據來說,最早因為補助一度電可賣42日圓,現在可能只有九日圓。如何因應「後補助時代」的來臨,能發展出怎樣的產業,成為各大媒體報導的焦點。
龐大商機的開始
進入後補助時代,不再補貼的客戶案例,單單2019年就有53萬件,到2023年累計165萬件,發電設備容量合計670kW,市場規模隨之與日俱增(參考下圖),2026年可達6000億日圓之譜。
資料來源: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