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台積電用電再攀升,2030年恐吃下全台2成電





人工智慧(AI)發展推動產業變革,但帶來便利生活的同時,也伴隨用電量激增。
綠色和平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指出,2024年全球晶片製造用電與碳排放量較2023年增加3.5倍,台灣更居東亞第一,當企業再生能源使用趕不上生產AI晶片的用電成長,將再增加台灣用電與碳排負擔。

AI晶片用電激增,2030年用電需求將增171倍
綠色和平4/10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晶片榮景後的暗影:追蹤AI晶片製造電力消耗與碳排放」,指出台灣蓬勃發展的AI晶片製造與半導體業,持續加劇環境與經濟壓力,不僅造成台灣環境負擔,也惡化台電財務虧損狀況,讓全民承擔電價上漲與通膨壓力。

研究聚焦AI顯示卡(GPU),並分析5款主要型號,評估不同AI晶片的型號所需的製程跟產量,再計算總電力消耗,同時比較2023、2024年產量並參考市場報告推算出2030年產量跟耗電量。
研究顯示,全球AI晶片製造的電力消耗在2024年達到984GWh(百萬度),較2023年大幅增加3.5倍,AI晶片製造碳排放量也從2023年的9萬9,200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大幅增加至2024年的45萬3,600公噸,綠色和平認為,主因是半導體業者導入再生能源過慢,製程仍高度依賴電網的化石燃料發電。

未來AI晶片製造業用電量還會持續成長,報告分析3種情境下至2030年的用電成長。
在樂觀情境下,AI晶片製造電力需求預計將在2030 年突破37,238GWh,比愛爾蘭2023年全年用電量來要高。

東亞為生產重鎮,台積電AI晶片製造碳排遠超日韓
AI設備製成的環境衝擊不容忽視,報告研究共同作者、荷蘭中央銀行數據科學家Alex de Vries表示,目前AI晶片製造集中在台灣、南韓與日本,由台積電、SK海力士與美光等企業製造,晶片製造耗能增加,代表碳排放也會提高,因為這些地方的電網高度依賴化石燃料。

報告指出,2024年台灣在AI晶片製造上的電力消耗最高,達到375.8GWh,占全球總量高達38%,超過南韓與日本,更較2023年成長3.5倍。…….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全球首份AI晶片碳排研究:台積電用電再攀升,2030年恐吃下全台2成電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