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ESG浪潮升溫,CSRone揭企業永續趨勢:範疇三減碳關注上升、亞太發展M型化

隨著川普退出《巴黎協定》、歐盟放緩永續步驟,全球淨零陷入ESG動蕩期。(圖片來源:iStock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歐盟也放緩永續的腳步,市場出現永續反彈、反ESG等聲浪。
根據CSRone永續智庫21日發表最新調查報告 「2025 台灣暨亞太永續報告現況與趨勢」,
在全台資本額超過20億以上的上市櫃與金融機構,仍積極投入減碳,有超過9成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並將「氣候變遷風險」列為首要永續風險。

今年永續關鍵字為「不確定性」,CSRone永續長陳厚儒認為,台灣企業減碳動能大多跟著法規走,但許多標竿企業永續進展已超前規範,也是「先行者聯盟」概念,縱使今年國際永續趨勢可能進入調整期,但也能趁此機會提高競爭力。

供應鏈減碳受關注,半導體、電子、金融業積極應對

CSRone最新研究報告聚焦大型企業永續作為,分析台灣資本額20億以上的上市櫃企業與金融業,共搜集574本永續報告書,其中有73.2%通過第三方保證跟確信。

對於台灣上市櫃公司而言,2025 年是全面落實永續揭露的一年,皆須編製永續報告書,且2026年起分階段對應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的永續揭露規範,需將永續資訊納入年報,加速企業對接國際準則布局永續作爲。

報告顯示,由於國際客戶跟產業供應鏈要求,台灣半導體業、電子零組件跟金融保險業的永續綜合評比分數高,研究也發現,高碳排的水泥工業也積極努力節能減碳,在環境友善也擁有較高分數。

除此之外,企業永續政策的位階也有所提高。研究發現高達88.2%企業已經設立永續委員會,77.4%永續事務報告對象為董事會,且有35.4%企業管理層級的薪酬跟永續績效有所連結。

在研究的574家企業中,有高達94.4%企業已經在報告中揭露溫室氣體盤查相關資訊,且56.8%企業揭露範疇三的排放數據,顯示企業落實碳議題已成為市場現況,並開始關注供應鏈的減碳情形。

 「供應鏈風險管理」已是大型企業關注重點,透過攜手供應鏈減碳,降低範疇三排放。

研究顯示,有65%372家)企業已評估供應商永續風險,約53%305家)企業開始輔導供應鏈減碳。

不過研究團隊也發現,範疇三是許多企業的難題,部份供應商尚未建立溫室氣體盤查機制,導致供應鏈碳排放初級數據蒐集困難,缺乏範疇三計算能力。

.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全球反ESG浪潮升溫,CSRone揭企業永續趨勢:範疇三減碳關注上升、亞太發展M型化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