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下一個兆元商機:電網儲能可望成長2萬倍



要實現全球電力去碳化,僅依靠太陽能板和風力發電機是不夠的,因為它們依賴陽光和穩定的微風來發電。大規模儲能為這種間歇性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但目前的儲能容量仍然不足。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預測,如果要實現淨零碳排,全球電池儲能的裝機容量需要從去年不到200 GW增加到本世紀末的超過1TW,並在2050年達到近5 TW。幸運的是,電網儲能的發展終於開始快速成長。
 

傳統的電網儲能仰賴水力發電系統,藉由水在高低水庫之間轉移來儲存能量。現在將巨大的電池排成一排放置在倉庫中,漸漸變成主流。根據IEA的數據,去年全球新增了90 GW的電池容量,是2022年的兩倍,其中約三分之二用於電網,其餘則用於住宅太陽能等其他應用。電池價格逐漸下降,新化學成分也不斷被開發出來。

 

150億到3兆,電網儲能將爆炸性成長

根據顧問公司貝恩(Bain)的估算,電網儲能市場可能會從2023年的約150億美元擴展到2030年的2000億到7000億美元,並在2040年達到1兆到3兆美元。

鋰電池價格的大減促使它們在電網中的應用日益普及。根據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的數據,固定式鋰電池每千瓦時儲能的平均價格在2019年至2023年間下降了約40%。使用類似技術的全球電動車(EV)近年普及速度減緩,使電池製造商對電網儲能的興趣愈來愈濃厚。
2019
年,固定式鋰電池比用於電動車的電池貴50%。隨著新生產者加入,兩者的差距已縮小到20%以內。IEA認為,結合電池的太陽能在印度已經可以和燃煤發電競爭。在未來幾年內,美國的太陽能成本有望低於天然氣發電。
 

全球電池生產的中心在中國。全球十大電池製造商中,有六家是中國企業,包括寧德時代(CATL)和比亞迪(BYD)。
中國的電池生產用於電網的比例從2020年幾乎為零增加到去年的約五分之一,超過用於消費電子產品的比例。國內政策支持也推了一把。如:中國規定大型太陽能和風能項目必須安裝儲能設備。……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綠能下一個兆元商機:電網儲能可望成長2萬倍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