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回應 AI 產業用電需求:優先發展綠電,核電仍受限法令
經濟部長郭智輝6/5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首次業務報告,引發了廣泛關注。郭智輝在會上針對 AI 產業蓬勃發展所帶來的用電需求,表達了經濟部的應對策略和未來規劃。
AI 產業帶動用電需求,核電使用仍受限法令
郭智輝指出,台灣的 AI 應用即將進入爆發期,預計在 2025
年至 2028 年間用電需求將大幅增加。由於許多國內外企業,包括輝達(NVIDIA)在內,都計劃在台灣設立 AI 數據中心,這將使台灣每年平均用電量增加 3%。他坦言,目前經濟部已經盤點國內電力供應情況,但要滿足如此快速增長的需求,面臨著不少挑戰。
郭智輝在報告中強調,穩定供電是第一要務。若僅支持 5~6 家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問題不大,但若有更多需求時,台灣的電力供應可能會顯得吃緊。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包括優先發展太陽能發電、儲電系統和水力抽蓄等輔助措施。
經濟部的策略是以太陽能發電為優先,因為太陽能是目前最快速且相對可行的解決方案。郭智輝也指出,興建新電廠需要 6 年的時間,難以應對短期內的電力需求,因此除了推動綠能發展,還將關注國際間新科技的發展趨勢,以尋求更多元的解決方案。
對於核電的問題,郭智輝表示,核三廠 1 號機即將於 7 月停役,即使不除役,也需 3 年時間進行安全檢查。基於現行法令,核電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郭智輝強調,在現有法規未修改的情況下,核電難以成為短期內的解決方案。針對立委提出的核三廠延役問題,郭智輝重申,經濟部正在評估未來用電需求,但核三廠的延役仍需考量法律和安全因素。
優先推動綠能發展,每年滾動修正用電需求預測
郭智輝在報告中多次強調,綠能是未來電力供應的重點。台電計劃在 2027 年至 2028 年新建機組,以確保 2030 年前電力供應無虞。經濟部也將積極推動光電發展,並搭配儲電及水力抽蓄等輔助措施,以應對 AI 產業用電需求的增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經濟部回應 AI 產業用電需求:優先發展綠電,核電仍受限法令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