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興觀點/D2C崛起 掌握跨境商機


傳統上只要談到電商,就脫離不了討論電商平台的三大模式 : B2CB2B2CC2C,在網路高速發展30年後的現在,

跳脫平台的第四大電商模式浮上水面,D2CDirect to Consumer)意指品牌或是賣家不經過電商平台而自己經營消費者。

 

D2C的發展來自網路上人群的連結和溝通十分有效率,各種社群社交應用成熟,它造成世界各國的綜合性電商平台都出現成長趨緩、
市場力量被社交電商侵蝕的趨勢,加上疫情間各種零售商都被迫要加速電商應用,使得電商已經不再是「原生電商」才會玩的遊戲,
各行各業都已經會做電商。

在這些因素綜合下出現的D2C,是電商經營環境成熟普及後的新電商模式,不用經過傳統綜合性電商平台,由品牌商或是賣家自己經營消費者,
直接面對消費者溝通,這樣的新商機是推動我國跨境電商進一步發展,須把握的關鍵突破點。

 

對於台灣來說,過去的貿易時代就有許多出口表現突出的消費品項,除了已經有國際品牌的3C之外,機能服飾、運動器材、戶外用品、
汽車零配件乃至於近年成長幅度大的食品,都有很不錯的出口數字,顯示在這些品類,台灣具有優勢的製造基礎。

只是這些品項多是代工類型,自有品牌不多,有一些台灣品牌多在Amazon上開店銷售,但是宥於工廠的營收模式仍以代工為大宗,
投入電商的資源很有限。

 

對於電商的消費行為,尤其是美國的網路營銷環境掌握不足,無法在網路上建立起「網路原生」的跨境電商經營,受制於Amazon
更沒有辦法運用直接溝通消費者的D2C模式。以這些品項的美國電商市場來說,市場電商消費力高,但現在跨境商品的消費占比尚低,
具有成長潛力;美國消費者購買跨境商品的動機,第一名為「本國市場買不到的商品」,並不是追求價格,顯示海外產品若是尚未進入美國市場,
都有被消費者青睞的可能。陌生的海外商品,再加上D2C的電商模式,怎麼和消費者溝通就是成功的關鍵。….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商業興觀點/D2C崛起 掌握跨境商機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產經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