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也能用來製氫,光電化學製氫效率破紀錄達 20.8%



過去太陽能製氫主要採用昂貴的半導體材料,如今美國科學家透過將下一代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與電催化劑結合在一起,
打造出單一、耐用、高效且經濟的設備,太陽能轉換氫的效率還破紀錄達 20.8%

 

美國萊斯大學團隊打造的光反應爐,關鍵要素便是防腐蝕屏障,在不阻礙電子傳遞的前提隔離半導體跟水,
利用太陽能收集的電力,將原料轉化為燃料。主要作者 Austin Fehr 表示,乾淨能源經濟最大的挑戰便是用陽光來製造化學品,
但我們設計新的系統,能吸收光並在表面完成電化學水分解反應。

 

這種光電化學電池,一個系統整合光吸收、光轉換成電、用電來促成化學反應,最終將水分解為氧氣跟氫氣,相當環保,
可是光電化學技術的綠氫技術往往受限效率低跟半導體成本高的阻礙,Fehr 表示,團隊開發的設備只需光跟水就能產生綠氫,
採用非常便宜的半導體,最後還得出破紀錄效率。.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鈣鈦礦也能用來製氫,光電化學製氫效率破紀錄達 20.8%

資料來源:科技新知 TechNews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