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為什麼區塊鏈不等於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以信任?


在區塊鏈的真相二曾經和大家介紹過比特幣的採礦原理和交易速度緩慢,因此不適合用來做小額支付。
那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以信任的特性,總是有用的吧?為什麼又錯了呢?
此外,許多人不停吹捧區塊鏈「去中心化」有多少優點,卻都不提它的缺點,實際上「去中心化」與「中心化」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所以「兩者並用」是比較可行的方式,為什麼?

公有鏈大部分的應用是加密貨幣
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和參與的區塊鏈稱為「公有鏈(Public blockchain)」,任何人都可以讀取、發送、確認交易資料,參與共識過程,通常被認為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
例如:比特幣、乙太幣等。目前公有鏈大部分的應用就是加密貨幣,由於地下金融有很大的市場,因此除非政府禁止,否則仍然會持續運作下去。
公有鏈的礦工彼此互相不認識,不太可能串通勾結竄改區塊鏈的資料,因此滿足「去中心化」;公有鏈如果使用採礦運算就能滿足「不可竄改」;公有鏈雖然不可竄改,但是不代表可以信任,一個資料庫可以信任必須滿足兩個條件:先驗證資料是正確的,寫入資料庫後再確認不可竄改,公有鏈只能滿足第二個條件,卻無法滿足第一個條件,因此公有鏈「不一定」可以信任。

聯盟鏈適合應用在各種商業模式
由多個特定的企業或組織建立和參與的區塊鏈稱為「聯盟鏈(Consortium blockchain)」,適合應用在機構間的交易、結算、清算等工作,讓特定機構間彼此有可以互相信任的基礎資料。
例如:臉書的天秤幣、台灣的金融函證區塊鏈等,由於聯盟鏈的參與者經過篩選可信任度較高,不必使用比特幣那種浪費能源的採礦運算,可以改用「實用拜占庭式容錯(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或其他演算法提高效率,再加上節點數目少,因此交易速度較快,適合應用在各種商業模式。
但是要特別留意聯盟鏈還有分真假,「真聯盟鏈」是指聯盟成員彼此之間完全獨立地位平等,沒有任何一個成員能夠支配其他成員,例如:臉書成立的天秤聯盟、台灣的金融函證區塊鏈等,參與者都是大型企業;「假聯盟鏈」是指聯盟成員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可能是分公司、子公司、關係企業,有一個母公司可以掌控超過51%的節點,違反51%規則,則這個區塊鏈就失去效用,目前許多公司所使用的區塊鏈都是屬於「假聯盟鏈」,在判斷時要很小心。
真聯盟鏈的成員彼此之間完全獨立地位平等,不太可能串通勾結竄改區塊鏈的資料,因此滿足「去中心化」;真聯盟鏈可以使用實用拜占庭容錯(PBFT)演算法因此滿足「不可竄改」;真聯盟鏈雖然不可竄改,但是不代表可以信任,因此真聯盟鏈「不一定」可以信任;假聯盟鏈的成員彼此之間關係密切,可能串通勾結竄改區塊鏈的資料,因此沒有「去中心化」;"假聯盟鏈因為有一個母公司可以掌控超過51%的節點,違反51%規則,因此沒有「不可竄改」;假聯盟鏈既然沒有不可竄改,當然就沒有「可以信任」。

私有鏈是沒用的廢物
由單一企業或組織建立的區塊鏈稱為「私有鏈(Private blockchain)」,只有特定人可以讀取、發送、確認交易資料,參與共識過程,可以被操作、修改,把原本簡單的資料結構弄得複雜,而且完全違反51%規則,因此是沒用的廢物,唯一的功能就是「唬外行人」。
私有鏈由單一企業或組織建立,可能竄改區塊鏈的資料,因此沒有「去中心化」;私有鏈因為由單一企業或組織建立掌控超過51%的節點,違反51%規則,因此沒有「不可竄改」;私有鏈既然沒有不可竄改,當然就沒有「可以信任」。.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 

留言

熱門文章